今年9月21日是第30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什么是阿爾茨海默病?出現哪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如何預防?業內專家提醒,阿爾茨海默病像橡皮擦一樣,會逐漸擦去患者記憶。市民尤其是家有老年人的應多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科普知識,平時要警惕早期十大癥狀,從飲食、控制危險因素、記憶訓練等多方面加強預防,做到早防早治。
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逐年增高
據錦州市某三甲醫院神經病學教研室、神經內科副主任李芳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引起腦功能逐漸衰退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臨床特征是進展性加重的近記憶力、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及語言功能的減退,以及行為、人格、性格和精神障礙,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一般將65歲以前發病者稱為早發型,65歲以后發病者稱為晚發型,有家族發病傾向的稱家族型阿爾茨海默病,無家族發病傾向的稱為散發型阿爾茨海默病。
隨著社會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逐年增高,其發展從早期僅表現記憶力減退,但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完好的階段,逐漸發展到輕度癡呆直至中重度癡呆的慢性過程。因此有效識別早期階段,早防早治尤為關鍵。
阿爾茨海默病并非老年人專屬
阿爾茨海默病常見于老年人,但它并非只有老年人易得。專家表示,雖然年紀越大越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所以平時要警惕阿爾茨海默病早期十大癥狀:
記憶減退,尤其是很快忘掉剛剛發生的事情;做不好熟悉的工作,如廚師不知道如何炒菜;語言表達出現困難,經常會“詞不達意”;搞不清時間和地點,如搞不清白天或晚上,在家周圍都會感覺陌生;思維判斷力減退,如借錢給陌生人等;把握做事進度有困難;東西放錯地方,如把水果放在衣柜里;情緒和行為改變,情緒變化快,喜怒無常;理解視覺和空間信息有困難,如不會處理賬單,看不懂報紙,聽不懂別人說話;從工作或社會活動中退縮,喪失做事的興趣及主動性,變得不愛社交。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注意這些方面
據專家介紹,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無根治方法,但是藥物和科學的認知訓練可以延緩病情發展過程,改善癥狀,維持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非常重要。
研究證實,早期干預可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發病,該病的預防策略包括:老年人不宜過瘦,要注意營養,衰竭的老年人容易發生癡呆;應盡量戒煙;控制好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需對血壓和血糖進行管理;可以檢測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適當地補充葉酸、維生素B12,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到正常范圍;增加有氧訓練;保證充足的睡眠,失眠也會造成阿爾茨海默病;不建議通過雌激素的替代治療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另外,平時可做一些家庭訓練。老年人存在大腦的生理性衰退,腦細胞一旦遭到損傷,就很難再恢復如前,因此老年人應有意識地加強腦功能的鍛煉,做到勤動腦、多觀察思考。如堅持每日看書讀報、寫字、聽廣播、看電視、下棋、練劍等。
還可以進行記憶訓練,幫助老年人記住所居住的環境、周圍的人、最近進行的活動、新近發生的國內外大事和時間。可利用記憶輔助物,也可利用視、聽等設備,如錄音、錄像配合訓練。每日活動安排要從簡單到復雜進行訓練,或將整個練習分為若干小部分,一步一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