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由涼轉冷,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
霜降時節,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此時養生當以平補潤燥、強身御寒為重點。
適時保暖防寒腿
霜降以后早晚溫差加大,人們需防“秋凍”所傷,應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衣以免著涼。清晨、傍晚氣溫較低,戶外運動時最好穿著寬松的長衣、長褲,尤其要做好腰部及下肢的保暖。
腰膝關節是人體運動過程中功能重要又易損傷的部位。霜降時期由于氣溫下降會反射性地引起肌肉韌帶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引起腰膝關節的神經、血管及軟組織功能紊亂,從而加重腰腿疾病的發生。
當寒潮來襲時,老人尤需謹防“老寒腿”發作。除此之外,一些美麗“凍”人的中青年女性由于降溫時仍然穿著短裙、短褲,也容易出現腿部酸麻脹痛、有沉重感等“老寒腿”的先兆癥狀。建議大家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及時換上過膝長裙、長褲,或搭配打底褲以保護容易受寒的腿部。
此外,由于人體血管受到冷刺激后會出現相應的收縮,使血壓驟升,故在此節氣期間心腦血管疾病如心梗、心絞痛、腦梗、腦出血等的發病率也開始上升。而預防上述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暖。
食療進補有法度
霜降時氣溫降幅大大增加,人體需要進食更多的熱量抗寒以增強體質,因而民間有著“補冬不如補霜降”、“霜降進補,來年打虎”等說法,在此節氣期間脾胃功能處于旺盛時期,宜淡補調胃。
此時應選用氣味平淡、作用緩和的食物,以湯類、粥類為宜,營養滋補,有利于吸收。另外,蘿卜、白薯、山芋、山藥、蓮藕、南瓜、柿子等都適宜在此節氣進食。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體虛之人根據具體情況進補可起到增強體質、祛病強身的作用。一般以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陰虛滋陰、陽虛溫陽為總原則,癥狀復雜者還可根據需要氣血同治、陰陽雙補。
補益藥材當中諸如人參、靈芝可補氣,阿膠、當歸可養血,鹿茸、巴戟能補陽,龜板、鱉甲可滋陰等等,必須在分清陰陽氣血之虛實情況下對癥施食,可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若患有發熱外感、皮疹瘡瘍、腹痛便秘等急癥,應暫停進補,以免閉門留寇,加重病情。
健體強身養生功
時下氣候早涼夜寒,正是鼻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高發的時期。中醫養生除講究避邪防病以外,亦主張適當練功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以下推薦幾種簡單易行的養生功法:
1、搓臉摩耳:先將兩手搓熱,然后用雙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由輕到重,直到臉上發熱為止;然后摩耳,用雙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按摩耳垂30次。長期堅持可起到強壯元氣、益肺補腎的功效,從而達到疏通臉部氣血、醒腦提神、預防感冒等作用。
2、叩齒咽津:盤膝而坐,全身放松,口唇微閉,凝神閉目,然后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剛開始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著鍛煉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和力度,一般以36次為宜。叩齒后,調息吐納,用舌在口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內后外,攪動36次,當感覺有唾液產生并漸漸增多后,以舌尖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然后分三次徐徐咽下。此功法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納氣補腎的效果。
3、“九月中坐功”:清晨平坐,伸展雙手攀住雙足,隨著腳部的動作用力,將雙腿伸出去再收回來,如此反復5-7次,然后叩動上下頜牙齒36次,緩慢吸氣并吐出,調節氣息,將津液咽下,想象津液下行至丹田,反復9次。此法具有和調五臟、行氣利水之效。
按摩穴位保健康
人體生理活動隨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規律改變,在秋季,燥邪與風邪易侵犯人體,誘發感冒、鼻炎等疾病,因此可以按摩一些穴位來預防疾病。
防感冒:按摩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可預防感冒。
防鼻炎:常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竅,預防鼻炎發作。
提高免疫力:常按足三里穴可提高免疫力,健脾胃,扶正固本。
滋陰生津:燥邪易傷陰津,可常按三陰交穴,以滋陰生津、潤燥清熱。